从土木堡之变到北京保卫战
正统七年(1442年,明英宗朱祁镇在位),大太监王振获得了皇帝的信任,加之文官集团制衡不够,开始独掌大权,广泛结党,并控制了锦衣卫,成为了开朝以来最有权势的宦官,太祖朱元璋“内臣不得干预政事”的遗训早已被抛之脑后,没有得到彻底贯彻。此时,蒙古瓦剌部落首领也先已经统一了各部落,将矛头再度指向了明朝这个强大的世仇,这次战争的导火索是蒙古和明朝的贸易摩擦,也先憋了一口气,打算新仇旧恨一块算。
正统十四年(1449年),也先率兵大举进攻明朝,朝野上下震动(今时已不同往日,朝中缺少能征善战的将领,大家心里都没底),召集紧急会议,商量应对之策。与大臣们的紧张恐慌不同,大太监王振却表现得跃跃欲试、异常兴奋,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国家民族的利益,却将此次外敌入侵作为展现自己军事能力、满足自己带兵征战夙愿的机会,狭隘的心胸格局令人不齿,注定了今后的命运结局。自知自身能力威望不够,王振成功怂恿了朱祁镇御驾亲征,亲率二十万大军,尽管百官联合上书反对,其中包括兵部侍郎于谦,最终皇帝决定亲征。于谦的直接领导兵部尚书邝埜跟随皇帝亲征,于谦在家主持兵部工作。
果不其然,二十万大军在王振的愚蠢指挥下,土木堡一战全军覆没,明英宗朱祁镇被俘,随军几十位大臣全部被杀,幸存逃跑者寥寥无几,这真是“一将无能、害死三军”。王振也得到了应有的下场,乱军拼杀中被明军将领杀死(发泄心中的愤恨和不满)。
皇帝被俘的消息传回京城,朝野震惊、方寸大乱,有的大臣主张京师迁回南京,有的主张与蒙古和谈,皇帝出征前指派弟弟朱祁钰监国,此时他也没了主见,关键时刻于谦挺身而出,义正言辞地指出,主张南迁和谈的都该被斩首,一旦南迁必将大势已去、难以挽回,要力战到底。于谦凭借自己的威望和坚定的态度打动了朱祁钰,一致决定固守到底,于谦升任兵部尚书,全权负责京城的防守御敌。
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、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,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,人心惶惶,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。于谦请朱祁钰调南北两京、河南的备操军,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,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,立即奔赴顺天府,依次经营筹划部署,人心遂稍稍安定,但这还不足以彻底稳定军心民心,于谦冒天下之大不韪,在当时那种极为特殊的情势下,以极大的政治魄力和勇气扶持朱祁钰登上皇位,不为私利,只为社稷,为了击破蒙古挟天子相威胁的幻想,为了凝聚军心民心抗击侵略者。
从征调军队、筹备粮草、军事训练、加固城防、安稳民心,于谦不眠不休、亲力亲为、成效显著。在未兵临北京城下之前,蒙古首领也先还依旧信誓旦旦、自信满满,认为攻破北京指日可待。但决定战争成败的最关键因素还是人,是指挥官的优秀指挥,是军人被激发出来的战斗意志。也先兵临城下之际,于谦力排众议,下令军队出九门迎敌,他自己也亲自带兵把守一门,胆怯不出者格杀勿论,随即下令关闭城门、背水一战、已无退路,明军大胜,蒙古大败,得益于于谦的大力整饬和英明指挥,得益于明军的上下一心。北京保卫战为明朝续命,也成就了于谦的光荣和伟大,力挽狂澜者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。